新闻动态

平台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平台新闻
新形势下医药行业的四个不确定性和四个确定性
发布时间:2023-05-25 14:25 阅读次数:254
分享

自从新冠大流行之后,我国医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经历了从2019年8.4%到2020年的高速扩张,投资增速一度达到了28.4%。但转身就在2021年录得了10.6%的急速收缩,继而在2022年收获了5.9%的持续下跌,直至2023年3月投资增速变成了-1.9%的断崖式萎缩。


恐怕再优秀的编剧都写不出如此跌宕起伏的剧本。


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只是当前观察我国医药行业现状的先行指标之一,但这何尝不是整个行业疫情三年发展的一个缩影。所谓管中窥豹,可见当前我国医药行业依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


而造成上述压力的背后是对行业现状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一:


市场终端需求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2022年我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药品销售总额达17,936亿元,相较于2021年同比增速为1.1%。但我们把时间线往前走几年,相较疫情前的2019年,2022年我国药品终端消费市场实质是负增长了0.11%,换言之疫情三年终端市场的用药需求其实是原地踏步了。如果再对比2011年-2019年间高达10.5%的年复合增长率,恐怕再乐观的人都会陷入一种迷茫。


终端用药市场的萎缩除了医保控费的政策影响外,主要还是受制于疫情期间封控措施带来的影响,如居民自身的择期医疗,医院等公共场所的疫情封控、部分药品(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品”)的限制购买等。上述影响的直观表现就是,2019年—2022年相对于公立医院、公立基层医疗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下滑2.5%和3.1%,零售药店(实体+网上)实现了年复合增长率7.5%的增长。


终端用药市场的需求乏力最终会传导到整个产业链的上游供给,往往供给端对市场敏感性缺乏弹性,这种延迟反应会拖累整个行业的复苏。


不确定性二:


资本市场仍未回暖,这个寒冬有点长


2022年中国医药行业整体交易数量为683宗,相较2021年跌幅为12.7%。总交易金额194.76亿美元,相较2021年跌幅为43.4%。披露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仅41笔,占全年交易量的52%。资本市场趋冷态势十分明显,资本正从“大水漫灌”向细分赛道聚拢。如在生物技术和基因技术这两个赛道,2022年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分别占医药板块的68%和61%,资金抱团效应更为显著。


二级市场上,IPO这一经济晴雨表更能体现资本寒冬的现状。2022年全年,总计有57家中国生物医药公司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完成IPO。其中A股上市49家(科创板上市23家、创业板21家,主板2家,北证3家),募集资金749亿人民币(科创板466.15亿人民币、创业板253.91亿人民币、主板21.71亿人民币、北证7.22亿人民币)。H股上市8家,募集资金36.38亿港元。


而同样在2021年,IPO这一经济指标却十分亮眼。当年在中美两国三地(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及美国)完成IPO的中国药企数有89家,其中A股上市57家,募集资金843亿人民币。H股上市24家,募集资金560.86亿港元。美股上市8家,募集资金10.65亿美元。


两相对比,2022年全年中国药企IPO金额较2021年下滑了约44%,IPO数量下滑约36%,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从资本“宠儿”到资本“弃儿”,仅用了一年的转身。而这一寒冬似乎仍未过去,截至今年第一季度A股新上市生物医药企业仅有5家。


当资本驱动难以为继,虽然行业这两年的泡沫会被挤走,但作为资金密集型的医药研发领域,资本的退潮会让更多生物药企前途暗淡。换个角度看,适度的泡沫也会折射出彩虹。


不确定性三:


内卷生态下,行业的调整才刚开始


温斯顿·丘吉尔有句名言“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这也许是一个当下审视医药行业发展的合适注脚。


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2023年一季度医药制造业亏损企业单位数达到2921个,亏损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31.3%。上一次亏损比达到30%还是2020年2月,恍然间旧梦重温,但形势不可同日而语。


同样截至2023年一季度的其他的经济指标也乏善可陈。医药工业营收累计值同比下跌3.3%;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下跌16.27%;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下跌5.1%。这些数据的表征是企业经营状况的进一步恶化,但深层次影响是企业对远期扩大生产缺乏动力,对未来市场缺失信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述代表行业未来发展状况的先行指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23年一季度累计同比下跌1.9%。如果从数值上还不足以震撼人心,那横向比较下一季度其他几个重点工业领域: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同比分别上涨14.5%、19.2%、5.8%和5.8%。


不是医药制造业不能“打”,遥想2020年疫情伊始,医药制造业从2020年4月-2021年7月间不仅先于其他行业复苏,更是将领先优势保持了一年有余。然而目前这一数据仍在下行轨道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医药制造业固投数据何时能重回上行轨道,还需要从政府到企业的信心恢复。不过固投数据通常领先于项目实际开工约半年以上,所以医药新产能的复苏恐怕仍有时日。


不确定性四:


美国对供应链的重新布局,将直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过去的三年,我们观察到发达国家对供应链安全的重视程度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橡树资本联合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Howard Marks和瑞信全球短期利率策略主管Zoltan Pozsar。


前者主要观点有1.当前的全球产业链逐步达成一个共识,比起最便宜、最简单、最环保的资源,如今最安全、最可靠的资源可能会更受重视。2.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全球化和成本最优之后,产业链将会在向可靠供应链的转变中找到投资机会。3.下一次全球供应链大转移必然是供应链的“本土化”。


后者主要观点有:1.发达国家应该主动拥抱衰退来抑制通胀。用衰退来减少消费,从而匹配供给在变少的新现实。2.把经济战看作是消费驱动的西方和生产驱动的东方之间的战斗,前者的需求水平得到最大化,后者的供应水平得到最大化,以满足西方的需求。


因篇幅有限,我们对上述两位观点不作评论。但直观的现实是医药行业的全球供应链模式正在重构。这一点在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下表现的更为突出。


2021年6月,拜登政府发表了题为《建立弹性供应链、振兴美国制造业和促进广泛增长》的“百日评估”报告。其中关键仿制药和原料药的短缺是美国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报告给出的建议是促进本地生产,促进国际合作,探索创建和扩大API、其他关键材料和成品剂量的虚拟战略储备等。


2022年2月,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更新的“未经核实名单”,药明生物旗下两家子公司从美国进口生物反应器硬件和少数过滤器,将需要美国商务部批准才能进口。


2022年9月,拜登政府发布一项行政命令,启动《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确保美国能够在国内制造美国所发明的所有东西,确保美国生物技术应用始终在全球前列。其中美国多个部门将出资加强美国生物制造技术发展。如扩大生物制造在活性药物成分(API)、抗生素以及生产基本药物和应对流行病所需的关键原材料方面的作用,提高医疗供应链的弹性等。


可以看到美国的这些限制措施出台,必将对现阶段以原料药和仿制药为主的中国医药出口模式造成实质性影响。因为根据一份业内调查,2022年全美几乎所有行业都有超过80%的企业制定了未来三年内至少回流部分制造业务的战略。只有不到4%的CEO尚未考虑制造业回迁计划。故制药工业作为美国重点鼓励的本土投资行业,已经无法避免这一回流美国的趋势。


更为忧虑的是,这种限制措施正从原料药向生物药,及更广泛的生物技术方向蔓延。例如刚在国内掀起新赛道热的合成生物学,因为早在2018年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署对技术出口加强管控的要求中,合成生物学就已经是重点管控、限制技术出口的领域之一。这种限制措施的影响将在国内进入商业化阶段体现得更为显著。


不过就像黑暗是一种与光明敌对的独立力量,不确定性的存在也意味着行业一定具有相对应的确定性。


所有的确定性都是最朴素的现实。


确定性一:


全球人口的扩增和中国人口的老龄化是国内医药价值长期确定的锚


2022年11月15日,联合国宣布全球第80亿个婴儿出生。全球人口从60亿增长到70亿花了约12年,从70亿增长到80亿花了约11年,而到2037年达到90亿也仅需约15年。


全球人口增长归功于公共卫生、营养、个人卫生以及医药的改善使人类寿命逐渐延长。


而相对应的是当前全球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2022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也是中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且按照人口发展规律,人口负增长将是“短期温和,逐步加速”。但人口负增长的影响并不会立即体现在人口数字上,预计到2035年中国总人口还将超过14亿。


不过比起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才是当前中国社会需要应对的核心变化。其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改变未来的社会结构、医保支付能力、医疗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预计从2035年到2050年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阶段,根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3.8亿,占总人口比例近30%;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接近5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三分之一。


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叠加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将带来巨大的慢性病需求,将给包括医药产业在内的全社会经济带来变革。我们将会看到更多治疗慢病的药物如心血管、糖尿病、呼吸类药物的涌现。也会看到更多基于大健康理念的新兴产业的崛起。


确定性二:


集采对行业估值的恐慌将更趋理性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达到13.45亿人,在全民医疗保障惠及更广泛人群的同时,也意味着医保收入难以通过扩大覆盖人群来得以充实。那么当无法再扩大开源,则“节流”将变成可预见的现实。


从2018年“4+7试点”开始,到前不久的第八批集采,总计中标有超350个品种,平均降幅都在50%左右,年节约医保费用1,354亿元,累计降低药耗费用超4,000亿元。而且第六批集采首次扩展到生物药领域,涵盖了临床常用的二代和三代胰岛素(糖尿病用药)共16个品种,中选产品平均降幅达48%。此外各地区域性集采品种覆盖面更宽,中成药、生物制品和一些独家产品也纳入了集采范围。


不过随着集采批次的不断递增,以及中选品种数量的增加,集采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常规用药品种。按照《“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要求,到2025年,国家和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达500个以上,公立医院通过省级集采平台采购的品种金额占比要达到90%。截至第八批集采国家层面已完成约七成的目标,因此集采的“漏网之鱼”将会越来越少,随着集采机制的进一步成熟,集采正从药品向器械扩大,医药本身的集采压力也会相对降低。


随着集采常态化,长期看中标企业在市场份额提升的同时,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渐显现,单药利润贡献率也在提升。集采在引导行业产品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让药企更理性看待集采这一模式,从而对行业估值的杀伤力也会更趋理性。


除集采外包括医保谈判的成功,从另一方面来说,也让近年来国内创新药企的实际商业回报普遍低于预期。如2021年,新增的67种医保谈判药品中,有66种是近5年上市新药,新药占比为历年之最,其中有27款创新药实现了当年上市当年入保。但当前的医保谈判最终呈现的价格仍倾向于成本价。医保局对纳入医保新药杀价的凶狠,一些真正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被压价后压力巨大,由于降价导致的对单药销售峰值的极度悲观预期,资本市场对创新药企业杀估值行为非常明显。因此目前也能看到业内在呼吁基于创新药的合理定价,以帮助国内创新药企能持续投入研发,从而惠及更广大人群。


确定性三:


创新没有回头路,唯有创新才能破卷


发生在1.29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教会了人类的祖先智人走上了农业生产的道路。而今的医药内卷生态,也在倒逼国内的Biotech、Pharam们只有从创新中求生存,做难而正确的事。


首先从监管角度看,中国本土创新药的步伐明显加快。2018年—2022年中国监管机构批准上市新药中国产新药占比从20%(2018年国产新药10个)迅速提升到38%(2022年国产新药19个),特别是2021年这一比例甚至超过了60%。


其次,中国创新药的研发数量大幅提升。2022年度中国1类临床在研产品的数量由1,586个增长到2,104个,同比增加32.66%。研发阶段主要集中在临床Ⅰ期,占比为56.0%,其次为临床Ⅱ期及早期临床申请的在研产品,占比分别为24.0%和9.7%。这也为未来的批量研发成果的商业化夯实了基础。


从这些年国内药企的努力看,创新的成果正逐渐显现。2017年我国医院用药市场创新药销售额中国产创新药比例约为17%,而到了2021年这一比例提高到了23%。特别是在心血管系统、血液和血液形成器官领域国产创新药销售占比都超过了30%。


而更能证明中国药企创新能力的是参与到全球市场的角逐。截至2022年12月17日,57家中国药企的164个创新药正在海外进行258项临床试验,海外临床试验数量超8个的中国药企有12家,包括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复星医药、加科思、亚盛医药、和黄医药、康方生物、绿叶制药等,其中百济、恒瑞及复星3家药企出海药品数量分别超10个。这些出海领先的企业凭借各临床阶段丰富的出海管线,有望助力企业积累丰富的出海经验,且已成为未来海外商业化关注焦点。


2016年-2022年间,中国药企累计有160项License-out转让交易,尤其在2020年开始迅速升温,平均每年“出海”超30项,2022年约50项,年度数量相当可观。License-out数量逐年增加,正加速中国药企走向全球的进程。而同时这些药企也收获了真金白银。2016年-2022年间,中国国内药企license-out披露的交易金额超400亿美元。2022年仅前十大License-out交易总金额便高达105.8亿美金。


虽然国内市场无法做到如美国市场般对创新药的自由定价,但创新的确能给国内药企带来更好的收益。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相信First in class比Me too更能“永流传”。


确定性四:


低速增长时代将是行业集中度真正提升的时代


根据IQVIA的一份预测报告,预计到2026年,几乎所有国家的药品市场增长率都将低于过去5年。其中中国在2022年—2026年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5%-5.5%之间,而上一个五年(2017年—2021年)中国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6.1%。


低增长时代,意味着更高水平的竞争。


市场不再增长,但我国药企的存量却高居不下。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发布的药品监管统计报告可以看出,2022年末我国原料药及制剂生产企业总计有5,228家,这一数据较十年前的2013年的4,875家增长了7.2%。如果我们再比较下疫情前后的态势,会发现2022年原料药及制剂生产企业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了699家,增幅高达15.4%。疫情前两年的行业高景气的确催生了对制药企业的实质性投资。


不过相比较2020年的美国,当年美国药品生产场地数量约1,780家(不考虑关联企业情况),我国生产型药企总数还是相对较多了。所以在低速增长的时代,我国制药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必然会进一步提升。


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持证药企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头部药企的竞争上,这很符合“帕累托法则”。《“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在发展目标中就明确:到“十四五”末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以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年度医药工业百强作为参考。2015年—2021年,我国医药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医药工业全部营收中的比重从22.8%提升到了32.6%,即百强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从6,131亿元增长到了10,762亿元。入榜企业的营收门槛也从22.9亿元提升至31.4亿元。


所以,未来的行业竞争一定是更高水平的竞争,当前我国药企“多、小、散”的局面一定会大幅改善。除了大型多元化的集团企业外,在细分领域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带动能力的企业也会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军企业。而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势必将改变现在低成本、靶点同质化、产能重复建设、重销售轻研发的行业发展现状。


参考资料:

1. 国家统计局;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历年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

3. 国家医疗保障局.历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4. 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5.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药渡.2022年度中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蓝皮书;

6. 米内网;

7. 普华永道.2022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2023年前瞻-医药和生命  科学;

8. 头豹、珐成浩鑫.2023年中国药企出海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研究报告;

9.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和政策;

10. IQVIA.The Global Use of Medicines 2022:Outlook to 2026;

11.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历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榜;

12. 科尔尼.美国制造业回流指数报告;

13. 医药魔方、KPMG.中国创新药企的起航、困局与突破。


来源:蒲公英Ouryao


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