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平台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平台新闻
武汉新增91种药品进医保,已落地执行
发布时间:2025-02-14 10:24 阅读次数:259
分享

在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发布后不久,相关国谈药加速落地开花中。


2月8日,武汉召开2024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对接交流会。


这是武汉首次由医保部门牵头,搭建医保、医疗和医药三方面对面互动的大型交流平台,以介绍创新成果及特点信息的方式开展院企面对面交流,以协同推进国谈药高效落地,更好满足广大参保患者合理用药需求。


实际上,自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生效以来,上海、北京、广东、河北、新疆等多地出台组合拳,积极响应,推进新增药品进院。目前,多种药品已开出纳入医保后的全国首批处方。


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的春风,正吹遍全国各地,吹向各大医院、药房、患者。


武汉: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


在交流会之前,今年1月1日起,武汉已正式执行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其中,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12岁及以上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答不充分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某款药品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开出纳入医保后的首张处方。


该款药品降价63%,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经报销,患者每月药费比之前降低超90%。


官微“武汉发布”表示,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共新增药品91种,其中89种药品通过谈判或竞价进入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平均降价高达63%。




未来,如何让更多参保患者买得到、用得上、报得了国谈药?医疗机构采不采购、医生开不开药至关重要。


为此,武汉已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于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及时将临床有使用需求的国谈药纳入本院药品用药目录。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保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官方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医院采取不定期召开药事会的形式确保参保患者及时用上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将根据临床需要引进谈判新增药品,同时做好相关培训,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介绍药物特性和使用需求。


对于未纳入药品供应目录的药品,武汉市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国谈药审批绿色通道,医生可根据临床需要通过医院临时用药申请流程进行审批及采购,做到“应采尽采”。
下一步,武汉将推动本市医疗机构提高药事会效率,鼓励医疗机构进一步缩短开药事会的时间和周期,加强医疗机构临床对创新药的认知。


此外,武汉医保部门正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行创新药报销倾斜、对谈判药品单设医保待遇等举措,增强参保人用药意愿。


官微“武汉发布”透露,据测算,武汉全市100多家疗机构将配备至少30%国谈药品。


多措并举:从品种数量“松绑”到单行支付


不只是武汉,放眼全国,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正在多地加速推进。


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医保部门要积极推进新增药品进院,包括但不限于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定点医疗机构合理配备、使用目录内药品;对目录内填补保障空白或大幅提高保障水平、历史数据难以反映实际费用的药品,相关病例可特例单议或暂不纳入DRG/DIP付费。


此外,继2025年1月1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实施之后,各定点医疗机构原则上应于2025年2月底前召开药事会,保障临床诊疗需求和参保患者合理用药权益。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浙江、江苏、天津、北京、广东、湖北、山东、江西、新疆、宁夏等二十多个省市纷纷响应,计划提前或者如期召开药事会。


为更好配备国谈药、集采中选药品以及创新药,广东、北京、上海、四川、新疆、河北等多地给医疗机构用药品种和数量“松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郭磊表示,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医生们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更加灵活调整和更新药品目录,引进更多创新药和高效治疗方案,患者能够获得更多样化治疗方案。


不止如此,各地还密集推出更多利好举措,例如浙江、江苏、湖北、海南、四川等多个省份已根据本省情况制定并发布对应的“双通道”及单行支付药品名单,实行单独的报销政策和管理服务;河北、湖北、广东等部分省份将新增协议期内国谈药全部纳入本省“双通道”管理。


临床应用方面,也正在铺开。


治疗慢性排异的甲磺酸贝舒地尔片、用于治疗眼底病的双通路药物法瑞西单抗等多种药品已开出纳入医保后的全国首批处方。


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官方预计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在2025年将为患者减负超500亿元。


华福证券表示,重磅国产创新药有望受益于国谈,2025年1月起新版医保药品目录执行,持续看好进入目录后重磅国产创新药实现以价换量迎来加速放量。医保局政策发力的方向为较为明确,真正有临床价值的创新品种有望快速脱颖而出。


未来,随着临床应用进一步展开,越来越多的患者都将受益于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工业、连锁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来源第一药店财智。如有侵权,联系立删。
办事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