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靶点江湖的现在时和将来时
发布时间:2022-12-30 15:35 阅读次数:448
分享

68个国产1类新药,囊括了多少靶点


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发布,拉开了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序幕,加快了新药研发速度。2017-2021年,短短5年里,国内批准上市国产1类创新药共68个(按通用名),其中有17个创新药为多靶点药物,40个单靶点药物,11个药物靶点尚未明确。从治疗类别来看,已明确靶点的57个1类创新药中,26个为抗肿瘤药,14个为抗感染药。

从跟跑到努力并行,中国创新药事业一路高歌猛进,不断突破着国产药物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翻开2021年1季度~2022年2季度的国产1类新药大数据,便可知国内新药靶点有着以下“现在时”特征。


铁打的创新药增长,流水的明星靶点


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国内共有77个受理号的1类新药申报上市(按承办日期),涉及49个品种(按通用名)。49个品种中,8个为多靶点药物,32个为单靶点药物,9个品种靶点尚未明确。


从申报上市新药聚焦的靶点来看,PDL1、EGFR等仍是企业研发的热门赛道;从治疗类别上看,在已明确靶点的40个品种中,最多的为抗肿瘤药,其次为抗感染药、消化系统用药、血液和造血系统用药等。



回顾2017-2021年,申报的1类新药数量不断增长,热门靶点却年年不同。EGFR在2016年还稳坐热门靶点榜首,两年后却险些跌出前五,2019年前,CLDN18.2还“查无此人”,2021年就已荣升Top5,该靶点不仅入局者众多,参与角逐的技术路线更是有单抗、双抗、ADC和CAR-T。热门靶点的变迁告诉我们,研发跟风并不能带来市场保障,对于药企而言,是选择积极投身于热门赛道?还是另辟蹊径?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策略,这其中的抉择则依赖于更深入的大数据分析。


是捕捉风口?还是撞上枪口?


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国内共有2009个受理号的1类新药申报临床(按承办日期),涉及960个品种(按通用名)。在这960个品种中,药品靶点较集中的前5个靶点依次为:PDL1、EGFR、PD1、HER2、CLDN18.2,涉及药品品种大多为抗肿瘤用药。


代表靶点1:PDL1

在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国内申报临床的1类新药中,有49个品种(按通用名计)的药物靶点与PDL1相关。其中,CD47、PD1、TGFB1、TIGIT、TNFRSF9等靶点和PDL1的组合都是目前多靶点药物研究的主流组合。


代表靶点2:EGFR

在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国内申报临床的1类新药中,有28个品种(按通用名计)的药物靶点与EGFR相关。其中,ERBB3、MET、HER2等靶点和EGFR的组合都是目前多靶点药物研究的主流组合。


代表靶点3:PD1


在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国内申报临床的1类新药中,有25个品种(按通用名计)的药物靶点与PD1相关。除了和PDL1组合外,CTLA4、TGFB1、TIGIT等靶点与PD1的组合也是目前多靶点药物研究的主流组合。



乍一看,Top3靶点囊括了10%的1类新药,究竟是捕捉了新药研发风口?还是撞上了跟风研发的枪口?目前尚不可一概而论。在2021年首次申报临床的新药中,由于双抗数量的爆发,PDL1、TGFB1、PD1、4-1BB、CD47等靶点组合的热度也迅速上升。另一方面,从一款新药的研发立项到上市,要经历近十年的投入,对于大部分药企而言,都要面临着“新药研发进度赶不上市场发展速度”的问题。面对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PD-1药物的“围城之困”以及“破卷之道”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是同质化严重?还是另有新布局?


从申报企业来看,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国内企业申报临床1类新药聚焦研发的靶点第一为PDL1(相关药品申报企业34家),其次是PD1(相关药品申报企业21家),第三为CLDN18.2(相关药品申报企业18家)。


看似扎堆鏖战的靶点研发境况,究竟是选择走热门靶点best in class路线?还是走多靶点组合路线?那些看起来在研发进度上止步不前的新药,是否会有及时的战略布局调整?








本文转载自医药地理,供学习参考。




办事指南